不久前,在华盛顿和一位顶级投资人士聊中国创新。这位在中国市场深耕二十多年的投资家坦言,“脱实向虚”依然是中国产业发展中值得警惕的问题。一方面,中国各种互联网创新热火朝天;但另一方面,制造业等实体产业的底子仍有待加强。
这一观点和笔者近期在美国的观察颇为契合。年初以来,蓝冠注册美国举办了两场重要的展会,一个是1月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(CES),超过1500家中国企业参展,一时间中国“神车”、中国“黑科技”备受瞩目。另一个是1月中旬在底特律举行的北美国际汽车展。笔者在展会上采访三天,发现参展中国企业只有寥寥两家,受关注度也相对较低。
在两大北美年度最重要的展会上,是什么造成这种“冷热”反差,而这种反差又折射出中国产业何种“虚实”问题,颇值得思考。
无论是在CES,还是在底特律车展,其实有一个相似的关注焦点——未来。什么是汽车行业的未来?什么是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的未来?两大展会上参展厂商的答案大同小异:自动化和电动化。
不过,在CES上所讨论的未来,和底特律车展上讨论的未来,却具有时间维度上的差别。CES上眼花缭乱的概念车和技术,瞄准的是10年、20年之后甚至是更远的未来。在这种由高科技企业所描绘的未来中,自动驾驶的电动车不仅是交通运输工具,也是移动娱乐终端、物联网一环、大数据来源……
而在底特律车展上,虽然企业也在谈论电动化和自动化的未来,但这种未来仅仅是三五年、至多不超过10年的未来。无论是在本届展会上宣布投资110亿美元开发电动车的福特,还是带来纯电动i3、混合动力i8跑车的宝马,他们所考虑的未来是2022或2025。
不同的“未来观”带来对创新的不同理解。由科技企业主导的CES所展示的未来是颠覆性、革命性的。一些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,一出现便带来令人为之一惊的颠覆性产品,例如拥有横贯中控台的50英寸巨屏的拜腾汽车。这就是为什么CES给人一种遍地“黑科技”的直观感受。
而在汽车厂商主导的底特律车展,未来更多是延续性的。在这里所看到的创新,是一种迭代创新,即通过一代一代产品升级来实现创新优化。
不同的未来观、不同的创新理念,其背后是不同的技术力量和不同的资本力量。在CES,引起国际关注的中国企业大多是科技创新企业甚至是初创企业,他们的背后是风险投资资本。有些企业参展,是为展示技术,展示可能性,也是为更好吸引风投投资。
而在底特律,参展的均为汽车专业领域的传统大企业,像福特、奔驰这样的企业都有超过百年的历史。以他们为中心,汇聚了无数零配件供应商、产业链、产业集群,其背后是产业资本。这些企业参展是为了展示产品,也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。
正是因为这种差别,CES上的很多企业很可能还没有做出一件能让消费者买单的产品,但他们可以吸引极大的关注,可能吸引到数额惊人的风险投资。这些企业即便失败,损失的只是创业人的热情和投资人的钱。
而在底特律车展上,所有厂商都在战战兢兢地做着实实在在的产品。如果产品失败、发展路线出现偏差,或者是一场经济危机,可能会毁掉一个百年企业;而一个企业倒下,背后是一整条供应链的倒下,是无数工人的失业。
中国企业在CES上的“热”,与在底特律车展上的“冷”,由此可以得到合理解释。中国拥有大量具有全球背景、全球眼光的科技创新企业,拥有全球罕见的创新动力和企业家精神,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都希望通过革命性的科技创新,来实现“弯道超车”。但中国的制造业基础和品牌建设,和美日欧相比仍有较大差距。
北美国际汽车展执行董事罗德·艾伯特对笔者说,中国企业在新能源、互联网和自动驾驶方面具有明显的“后发优势”。不过,要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具体产品,并通过合理供应链、合理产能以合理的价格生产出来,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难关所在。如果不能实现这种突破,那么在CES上的热潮只不过是“创新泡沫”罢了。
在CES上吸引眼球,需要有“讲故事”能力;而在底特律车展上吸引眼球,要有“做产品”能力。从拉斯维加斯到底特律,实则就是从“讲故事”能力到“做产品”能力的迈进。中国企业CES上大热,值得庆贺;但中国企业在底特律车展的冷清,同样值得深思。
回到最初的话题,北美两大展会中国企业的“冷热反差”所折射出的中国产业发展的“虚实反差”,
蓝冠开户有何警示意义?如果我们梳理一下中国的国际知名企业,会发现大多数可能都是并不生产具体产品的平台型企业,如最著名的BAT(百度、阿里、腾讯)。
这些企业的成功吸引了惊人的资本、人才和舆论关注,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创新性大于传承性。但另一方面,任何国家的实体产业基础,均是传承性大于创新性。因此,在未来发展过程中,中国企业如何寻获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至关重要。